当前位置: 爆破材料 >> 爆破材料前景 >> 高考试题难吗高考最爆梗揭晓,
转载湘语文
推荐阅读:《湘语文师生同写Ⅰ卷、甲卷:高考作文题、名师下水里的“本、妙、俗”》。里面的一位老师和一位同学都从没下过围棋,照样不影响他们写围棋术语的作文题哦。
这几天不推送作文素材,聊聊高考。
高考还在进行中,全网最刷屏的爆梗揭晓:
上联:本手俗手妙手和我的无从下手;
下联:质数复数函数和我的滥竽充数。
横批:谢谢语文,感恩数学
还有一条也很流行:
仪态万方的语文盯着一本正经的数学惊讶道:“你怎么又增加难度了呀?”数学出奇温柔宠溺地说道:“这样他们就不会骂你了啊!”语文和数学相亲相爱,考生和考生相拥而泣。
梗是梗,折射出残酷的现实:今年高考很难,考生太不容易了!
作为一个高考过来人,也作为一个从事教育的,从这几个爆梗出发,谈谈高考语文和数学之难。
语文确实很难。
因为语文的天花板分,至今没有人触摸到,最高记录是年北京考生孙婧妍,分,其次是年湖北考生唐楚玥,分。
但那是极其少见的,也是超常发挥的。因为必须选择题全对,还要作文是顶级高手。
通常情况下,就算是顶级高手了。比如湖南省,曾经公布单科全省万分之一名单,最近几年的门槛大概是~分。
语文难在哪里?难在它是鉴赏,是审美,是语言的优美表达,是心灵的幽微顿悟,是智商和情商的综合。
二十年前的高考语文卷,很多选择题,放到今天多是送分。而现在的高考语文卷,只有12道左右选择题,其它都是阅读和写作,而审美和表达相对是虚的,不可捉摸的。
今天全国7个作文题中,网友票选最难的是全国甲卷“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比率占到了70%左右。据说难倒众生,也吓到了家长。
但其实呢,你可以不看一眼《红楼梦》原著,照样可以拿高分。就像全国新高考Ⅰ卷的“本手、妙手、俗手”作文题,你可以没下过一盘围棋,也不影响写出好作文。
这些题,就是借了个马甲,来谈最老生常谈的内核:自主创新,打好基础。或许明年后年,它又换一个马甲出现在其他省市作文题。
而你只要剥开它的马甲,它还就是原来那只王八。
这也是我们考前几天特意推送《高考作文第一步:看清指令,完成任务,抓住关键词(一个课件,N种类型)》的原因。因为你见识了各种任务指令、要求,就会有意识多看作文的后半部分,而不被前面陌生的材料吓住。
至于说“整本书阅读”多么多么重要的,也是外行话。因为哪怕你读过《红楼梦》,也难读得那么细。就算你记住了这个情节,你也不能添油加醋。你还是要按照材料给出的解说来写,材料没说的,你过多添加,说不定就游离主题了。
当然,这不是说不要“整本书阅读”。不管如何,多读经典名著是大势所趋。
根本来说,读和写是学语文的秘诀,除此,无捷径可走。
就好比今年全国Ⅰ卷的作文题,本手扎实,妙手自生,基础牢固,以应万变。
赶紧读书、写作去吧!
而数学难,那是真的真的难。
语文哪怕难,也是无感的难。反正对错不知道。谁都可以胡诌几句,凑够字作文。
就像有一个神秘幽灵绕着你,让你觉得惧怕,但感觉不到明显的迎头暴击与切肤之痛。
但数学的难,是那种无望的难。清楚明白知道拿不到分,任何忽悠敷衍凑数撞大运,无济于事。
就像一把无比犀利的刀子,戳进你的皮肉,放出你的鲜血,刻到你的骨子,你有一种锥心的痛。
还没考完,很多同学就在考室里大哭,甚至以头抢桌。走出考场,吃嘛嘛不香。
一个老师说,考完数学,整个教室里死气沉沉,她给每个同学买了一根棒棒糖,他们泪汪汪地吃着,却尝不出甜味了。
因为数学的天花板太高了,要命的是,还不断有大高个捅破它。而这几年国家倡导科技强国战略,突破卡脖子尖端技术,数学是难以绕过的珠穆朗玛峰,国家需要人才,更需要鬼才怪才奇才乃至天才。
数学题目容易了,一大堆分的,选不出顶尖人才,也是这个背景,今年数学成为十几年来的最难。
上个世纪90年代,很多学校有少年班、超常班,也就是12、13岁就读高中,15、16岁上大学。后来违反教育规律,被勒令停招了。但过几年,说不定又要特招了。
有没有注意到,为什么韦神这几年那么火?你以为是偶然走红?不,那是一种导向,代表国家和社会都在倡导,重视数学,重视自然科学基础学科。
虽然我个人从小到大,从做学生到当老师,都对数学没好感。之前是厌之,因为我学不好,数学成绩是语文成绩一半;现在是烦它,因为它总抢语文课的时间。
但既然是难,大家都难,所以高考的朋友们,和还未高考的朋友们,都放宽心吧!
人生漫长,还有更多重要的考试。没有谁的试卷,只凭一道题评判。没有谁的人生,只凭一件事定论。
往后的人生之路无限宽广,愿你途经的每一个夏天,都草木葱茏,满眼生机(文/湖南师大附中湘滨)
相关链接
年高考作文真题汇总(对应省市,权威点评)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湘语文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由鲜素材(xiansucai8)精编精选。若有任何问题,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