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材料

锂业小巨人,融捷股份全产业链覆盖,深度拥

发布时间:2022/12/27 15:29:32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东吴证券杨件王钦扬)

1.融捷股份:全产业链覆盖的锂业小巨人

1.1.及时转型,从沥青到锂业

融捷股份布局于锂资源开发、锂电池材料和锂电池装备产业,以锂矿采选、锂钴镍资源冶炼、锂电池正极材料合成、锂电池生产设备制造、锂电池梯次利用与再生为主体业务。

年,融捷股份的前身广州利德嘉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来改名为路翔股份有限公司,这是我国早期最具规模的专业沥青生产厂家之一。

年,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革。

年,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年,投资控股融达锂业,开始布局新能源产业。

年,将沥青业务正式从上市公司剥离,开展战略转型之路;同年,投资东莞德瑞,拓展经营锂电池设备业务。

年,公司改名,新名字为“融捷股份有限公司”。

年,投资建设成都融捷锂业,拓建锂盐深加工业务;投资融捷金属,开启发展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业务。

年,投资参股融捷能源,开始生产电池正极材料。

年,投资建设康定融捷锂业、康定融达锂研,选矿规模提升至万吨/年。

1.2.股权结构稳定,产业背景雄厚

根据年报披露,融捷集团控股公司为第一大股东,股权占比约23.8%;公司的实际控股人为吕向阳和张长虹,其中吕向阳是融捷股份的董事长。除此之外,吕向阳还是比亚迪的副董事长,比亚迪与公司互为关联方。

子公司众多,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公司产业链布局完整,涵盖锂矿采选、锂钴镍资源冶炼、锂电池正极材料合成、锂电池生产设备制造、锂电池梯次利用与再生等业务。

全资控股的子公司有:广东融捷金属贸易有限公司、甘孜州融达锂业有限公司、康定市融捷锂业有限公司、康定市融达锂矿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融捷股份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开拓边界,产业链协同优势突出。

1.3.锂资源利润占比较高,产业链一体化布局

近年来公司扭亏为盈,营业收入屡创新高。

至年,受到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影响,下游需求减少,锂价持续下跌,锂行业整体不景气,导致公司业绩遭受较大打击,同时面临亏损和退市警示。

年至上半年,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新能源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锂电材料及锂电设备市场需求旺盛,锂电材料及其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公司经营业绩持续增加,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上升明显。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7亿元,同比增加%;归母净利润5.76亿元,同比增加%。

图3:公司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情况

图4:公司年-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情况

经过多年的战略转型,公司如今的主营业务按行业可划分为锂矿采选业务、锂盐加工及冶炼业务、锂电设备制造业务,这也是公司营业收入的三大来源。

年以前,由于锂矿采选业务停滞,拖累公司的营业收入。

年后随着融达锂业复产,年至年上半年,锂矿采选业务的营收恢复正常,毛利率上升最快,盈利能力最强;公司锂盐加工及冶炼业务的营业收入得到大幅度增长,H1营收6.21亿元,占比达到63%。

2.锂行业:深度拥抱新能车+储能,中短期供给偏紧

锂作为“工业味精”、“白色石油”和“二十一世纪的能源金属”被广泛应用于玻璃、陶瓷、化工、医药、润滑脂、电池、电子、机械等领域。

作为最轻的金属,锂在金属中比容量最高、得失电子能力强,因此锂又是电池的理想材料,是天生的“能源金属”。

目前锂电池作为电能储存的主要工具之一,它被广泛应用于3C消费电子、交通工具及储能等领域,特别是新能源领域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发展较快,其中,新能源汽车是锂电池需求的主要动力,未来储能电站及5G基站等储能方面的需求潜力较大。

2.1.需求端:新能源车、储能需求持续攀升

1)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增速明显,提振锂电池需求

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整体产销完成情况超出预期。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发展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的新发展阶段,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

年6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和批发销售分别完成56.4万辆和57万辆,其中批发销量同比增加%,环比增加35.1%。新能源汽车产销再创新高,市场占有率达到21.6%,延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动力电池装车量大幅提升,磷酸铁锂电池前景看好。

我国锂电池产业经多年的发展,已完成了由数量到质量的突破,我国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国和消费国。年上半年电池及电池材料的强劲需求,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1GWh,同比累计增长.3%。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累计66GWh,占总装车量40.7%,同比累计增长61.1%;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95.9GWh,占总装车量59.2%,同比累计增长.2%。受国内外政府刺激政策影响以及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的带动下,全球动力锂电池开启新一轮的扩产浪潮,动力电池踏入大规模制造时代。

2)储能电池:海内外出台储能支持政策,有望拉动需求增长

海内外多项政策助力储能发展。我国《关于开展“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指导意见》提出应在电源侧因地制宜采取风光水火多能互补,并适度增加一定比例储能。截至年底,10余个省份推出可再生能源配备储能政策,储能行业迎来新增长机遇。

海外方面,欧盟委员会推出了《年气候目标计划》,明确了将《巴黎协定》下的欧盟国家自主贡献从先前的与年相比减排40%的目标提高到至少减排55%,并制定了各经济部门实现目标的政策行动,其中到年计划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从目前的32%提高至65%以上,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提升有望拉动储能需求增长。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统计,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GW,其中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占比合计91%,风电新增装机GW,同比增长18%,光伏新增装机占比GW,同比增长22%。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加GW,其中包括72GW并网风能和49GW太阳能。

3)3C电池:智能化高速发展,3C电池贡献新增量

从3C数码类电池来看,随着移动终端时代的来临,智能移动产品不断更新迭代,尤其近年来智能穿戴、无线耳机和电子烟等热门数码智能产品取得快速发展,也带动了3C锂电池的需求增长和市场发展。年起全球消费锂电池装机量将呈快速发展态势。年全球消费锂电池出货量为75GWh,同比增长7%。

2.2.供给端:全球矿储量集中于南美、国内进口依赖度高

2.2.1.储量:南美、西澳禀赋优异,我国以盐湖为主

南美洲拥有全球53%锂矿储量。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年全球锂矿已探明储量为78万吨。其中,智利居全球首位,储量为万吨,占全世界总储量的44%;澳大利亚居第二位,储量为2万吨,占全世界总储量的22%;阿根廷居第四位,储量为万吨,占全世界总储量的9%;中国居第五位,储量为万金属吨,占全世界总储量的7%。

世界大型锂矿目前有20个,分属于7个国家,其中玻利维亚的乌龙尼盐湖、智利的阿塔卡玛盐湖、阿根廷的翁布雷穆埃尔托湖和中国西藏的扎布耶盐湖均富含超过百万吨的Li2O。

从全球锂矿产量来看,澳大利亚产量约24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49%,位居世界首位;智利9.6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22%,居第二位;中国7.5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17%,居第三位;阿根廷3.3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7.6%,居第四位。

国内锂资源供应以盐湖为主,锂矿开采程度低、开发空间较大。

我国国内的锂矿资源中的盐湖卤水型锂矿占比高达85%以上。我国锂矿资源矿床较多,个体矿床规模较大,分布也较为集中于青海、西藏、四川、江西和湖南。其中锂辉石主要分布于新疆、四川和河南,开发程度较低,后续发展空间极大。

锂云母型矿床主要分布于江西、湖南等地。盐湖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地区。因此,锂资源的开发受到环境影响和技术壁垒制约较大。

相关政策陆续落地支持矿山开发,保障国内资源供给。《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年)》征求意见稿和《甘孜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年-年)》征求意见稿等文件规划共加强13个国家级能源资源基地建设,并设定四川省重点矿种矿山最低开采规模规划(锂矿最低资源量规模50万吨2,最低设计开采规模为万吨/年矿石量)、矿山总数力争达到7个,年开采矿石量力争达到万吨。

2.2.2.产量:资源开发难度大,产能释放周期较长

-年,海外扩产计划较为激进,包括智利LaNegra矿山和Atacama盐湖、阿根廷Olaroz盐湖和HombreMuerto盐湖、西澳大利亚Greenbush、Marion、Pilgangoora、Kemerton、MTHolland5个锂矿。受资源禀赋限制,境内增产计划略为缓慢,包括亚洲最大锂辉石矿李家沟矿山、亚洲最大的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区甲基卡矿山、察尔汗盐湖。

1)澳洲锂辉石产量最大,增量显著。

澳洲锂矿作为全球锂资源的主要供应者,贡献了全球大约一半的产量,对全球的锂矿供给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澳洲锂资源供给增量短期在于停产矿山复产,中长期增量主要在于在产矿山扩建,新建项目较少。澳洲在产矿山中,除MtCattlin外,TalisonGreenbushes、Pilgangoora和MtMarion都有明确的扩产计划,建成后将释放较大产能。

2)南美盐湖资源禀赋较高,扩产、新增项目众多。

南美盐湖规模在全球举足轻重,但数量较少,目前建成的盐湖只有3个,分别是SalardeAtacama、SalardelHombreMuerto和SalardeOlaroz。中长期产能增长以新增项目为主,但盐湖建设周期较长,新增盐湖投产时间集中在年及其之后,随着时间推移,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短期内增量以扩产项目为主,最早将于22H2释放产能,不过增量有限,或无法缓解现阶段锂供应紧张形势。

图13:南美盐湖锂资源产量(折LCE)

3)中国锂资源开发主要途径有川西锂辉石和江西锂云母,其中锂辉石则具有非常大的增长潜力。四川锂辉矿平均品位较高,但多分布于山地,现阶段因矿区自然环境较差,开采程度有限,仅有四川甲基卡矿山、业隆沟矿山以及江西宁都河源矿山在产,其中甲基卡矿山现有精矿产能8万吨,在建鸳鸯坝选厂,预计投产后精矿总产能达到19万吨。

我国锂云母矿资源丰富,主要集中于江西境内,其中宜春地区更是有“亚洲锂都”美誉。锂云母矿因矿山基建周期较短,且多为露天开采,形成增量速度较快,或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锂紧张的情况

年至年全球锂矿资源供应提速。当前全球锂资源供应紧张,锂价高企,在此背景下,锂资源开发项目不断涌现,全球锂供给增量明显。

预计23年锂供给达到.0万吨,24年达到.9万吨,25年达到.9万吨。其中澳洲锂矿和南美盐湖贡献主要力量,预计25年两者合计占比全球供给达71.8%。

2.3.中短期供给偏紧持续

经过我们测算,-年供给和需求的CAGR分别为41%、36%,供需错配下,我们认为碳酸锂供给将中长期处于偏紧的状态,碳酸锂价格有望维持高位;高锂价驱使锂资源开发力度逐步增大,供给缺口或逐步缩小。

3.锂资源业务:高成长川矿新星

融捷股份积极在产业链上游布局,依托全资子公司甘孜州融达锂业开展采选矿业务。

融达锂业拥有国内目前生产规模最大的在产锂辉石矿山甲基卡号矿脉,采矿规模万吨/年,选矿规模45万吨/年,并正在规划推进万吨/年选矿工程,预计年内开工建设,建成后具备47万吨锂精矿选矿能力,将成为国内最大的锂精矿本土生产商。

公司将受益于锂矿业务量价齐升,带来业绩的高速增长。

3.1.优质甲基卡锂辉石矿,开采成本优势明显

3.1.1.资源禀赋卓越,储量品位优异

融达锂业持有康定市甲基卡锂辉石矿号脉采矿权证,证载开采规模为万吨/年,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为年5月23日至年5月23日,开采深度为4,米至4,米标高,矿区面积1.9平方公里,位于我国最大、同时也是亚洲最大的甘孜州甲基卡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区,矿山保有矿石资源储量2,.50万吨,平均品位超过1.42%,甲基卡锂辉石矿氧化锂含量高,矿脉集中,开采条件优越,部分矿体呈正地形裸露地表,适宜于采用露天开采。

公司甲基卡号矿脉目前具有万吨/年矿石开采能力及45万吨/年矿石处理的选矿能力,年产7-8万吨锂精矿。

3.1.2.矿山生态治理情况良好,复产顺利

-年融达锂业停工停产;而随着公司与甘孜州政府签订《建立锂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协议书》,设置利益共享金,同时完成环保整改工程,年复产以来,锂精矿产出稳定正常生产。

公司矿山生态治理成果显著,助推可持续发展。

公司矿山生态修复采用国际先进的“边开采、边修复”的矿山生态修复理念,以“实现矿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矿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组织开展矿山各平台及边坡生态修复及植被养护工作;公司针对重点修复区域设计形成了集树、花、草为结构的错落有致的景观带。目前,项目建设前的部分准备工作已完成。

年6月,融达锂业获得四川省应急管理厅颁发的康定甲基卡锂辉石矿尾矿库《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年6月6日至年6月5日。

年公司锂精矿产销分别为2.73/0.65万吨,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在6月才甲基卡复产,有效生产时间不足半年,且当年行业低估锂价下行,销售情况相对低迷;年公司全年生产顺利,锂精矿产销分别为5.84/7.07万吨;年受疫情、环保治理影响,全年有效生产时间仅半年,实现锂精矿产销4.4/4.80万吨;H1,公司在3月结束冬歇开始生产,实现锂精矿产销0.42/0.3万吨,公司产销量有望实现大幅增长。

公司锂矿采选业务主体融达锂业冬歇期自1月上旬开始,受疫情影响于3月底逐步复工。复工后融达锂业在正常生产经营的同时,积极推进设备检修及技改、采矿扩能及矿山公路建设工作。融达锂业作为融捷股份的全资子公司,其营业收入在年也有出色的表现,年净利润超8千万元,同比增长.67%。

3.1.3.露天开采成本较低,具有竞争优势

融达锂业采用爆破——采剥——二次破碎后运到选矿厂的采矿流程,衔接磨矿——浮选联合工艺流程为主线的选矿新工艺生产出锂精矿,该工艺技术成熟,处于大批量生产阶段。

公司目前已经拥有成熟的锂矿采选技术和工艺能力,在国内拥有明显的优势。

融达锂业锂矿采选项目自年建成投产以来,经过几年生产与运作经验的积累,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高寒条件下锂矿采选技术,从而保证锂精矿的品位保持稳定。

目前公司锂精矿品味一直维持在5.5%以上,尾矿品味一直维持在0.5%左右,并努力降低至0.5%以下。

公司还拥有运输费用低、原材料成本低、人力资源成本低、税收费用相对较低的区位优势,具有成本竞争优势。

3.2.鸳鸯坝项目落地在即,资源高增可期

3.2.1.鸳鸯坝项目:国内最大锂辉石项目

公司鸳鸯坝绿色锂产业园主体项目为万吨/年锂矿精选项目,由康定融捷锂业具体承建和运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年供应锂精矿约47万吨。

3.2.2.鸳鸯坝项目环评进入公示期,放量步伐加快

康定融捷锂业锂矿精选项目规划为万吨/年,选址在康定市姑咱镇鸳鸯坝地块。

报告期内,公司已与康定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康定绿色锂产业投资协议》及项目执行协议,并已取得土地使用权,目前正在开展项目备案及环评等工作,辅助设施在报告期内已启动建设。

根据项目可研报告,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年供应锂精矿约47万吨,将成为目前国内产能最大的锂辉石矿精选项目。

鸳鸯坝选厂已经完成一、二次环评公示,且正在积极进行建设前准备工作。

鸳鸯坝选厂已经于年1月完成首次环评公示,年5月完成项目备案,年7月完成第二次环评公示,Q1鸳鸯坝项目正在办理水资源论证和规划设计审查,其中规划设计审查已通过康定市及甘孜州政府专项审查,同时公司已经启动建设前的所有准备工作,辅助设施如仓库、维修车间等都在建设中。

但由于项目尚未获得正式环评批复,所以主体工程尚未动工,目前待康-泸产业集中区总体规划环评已经进入报批前公式,待其取得批复后,公司将及时向环保部门申报万吨/年锂矿精选项目。

在交通运输方面,甘孜地区交通运输建设项目挺多,从塔公到康定,再到鸳鸯坝,都看到很多地方在扩建道路和新建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等。

按照现有交通建设规划,以后矿石从矿山运输到鸳鸯坝,不需要经过康定城区。同时,因为有新的公路建成或开通,也会对车辆起到分流作用。因此,不会存在交通瓶颈问题。

鸳鸯坝环评的落地对公司的锂矿开采业务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环评正式落地后,公司的锂矿开采业务有望迎来激增。

3.3.锂精矿产能高增:目前7-8万吨,远期目标47万吨

目前公司矿山采矿规模万吨/年,选矿规模45万吨/年,由于采选产能不匹配,实际锂精矿产能由选矿产能决定,即目前公司锂精矿产能约7-8万吨/年;待公司万吨/年精选项目建成投产,受制于采矿产能,公司实际锂精矿产能将达到19万吨,考虑到未来政府协调原矿或公司有望申请采矿产能扩张从而采选产能匹配,万吨采选产能对应锂精矿产能或将达到47万吨。

4.锂盐冶炼业务:有序扩张,资源配套

碳酸锂和氢氧化锂是锂产业下游和生产终端产品的必备原料。

电池级碳酸锂主要用于合成钴酸锂、磷酸铁锂、锰酸锂、三元材料等锂电池正极材料和六氟磷酸锂等锂电解质材料,电池级氢氧化锂主要用于高镍三元材料(NCA、NCM),下游应用包括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3C产品、基站储能电源等行业。

公司从年9月开始进入新能源材料锂行业,主要是沿着资源端和锂电的应用路线布局,年公司完成了锂产业链上锂矿采选、锂盐加工及冶炼、锂电设备等业务板块的布局。其中,公司于年通过并购控制了长和华锂,从而补齐了公司锂产业中缺少的成熟锂盐加工厂的短板。

4.1.成都融捷:选矿冶炼一体化,重要利润增长点

4.1.1.配套选矿产能,增厚利润空间

公司参股企业成都融捷锂业(持股40%)锂盐项目总规划为4万吨/年,其中,一期项目2万吨/年锂盐项目于年1月1日进入试生产阶段,整个试生产进展顺利,设备运转良好,主要产品电池级碳酸锂和电池级氢氧化锂质量稳定。

H1成都融捷锂业先后顺利通过了规划验收、消防验收、并联验收、职评验收、安全评价验收、环境评价验收、节能评价验收、安全生产许可证验收等10项验收,并于6月上旬取得了排污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等,于年7月1日进入正式生产阶段。

4.1.2.与母公司融捷集团的同业竞争问题有望解决

公司在投资者调研纪要中表示:为维护上市公司利益,融捷集团计划未来五年内以有利于上市公司利益为原则、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并采取有关监管部门认可的方式,通过包括但不限于资产重组、资产转让、股权转让、资产出售给无关联第三方或上市公司、停止成都融捷锂业相关竞争业务、促使上市公司取得成都融捷锂业控制权等多种方式,或采取其他届时法律及监管规则允许的解决相关同业竞争事项的合规措施,以彻底解决成都融捷锂业与公司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

4.2.长和华锂:从粗碳到电碳,奠基锂盐业务

长和华锂主要从事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产能规模较小,客户比较单一。长和华锂现有电池级碳酸锂产能吨,氢氧化锂产能吨。

长和华锂锂盐业务的运营为完善公司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链、进行锂盐技术和客户资源储备、为公司未来锂盐产能规模提升后参与市场竞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司持续改进生产工艺,降本增效;并进一步加大客户开发力度,年内公司新增10家供应商、5家客户。

H1长和华锂净利润实现爆发式增长,增长幅度达.30%。由于新建项目受疫情影响严重滞后等多种因素影响,碳酸锂、氢氧化锂供不应求。

其中涨幅最大的是锂精矿,截至年6月底,锂辉石精矿(6%,CIF中国)价格高达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较年初增长了约2.31倍。电池级碳酸锂和电池级氢氧化锂的市场价格分别为47.55万元/吨和47.75万元/吨,较年初都具有较大幅度的上涨。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升对公司业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获得锂盐方向多项专利,产品竞争力强。

长和华锂为公司锂盐加工及冶炼业务平台之一,拥有“一种生产电池级碳酸锂或高纯碳酸锂的工业化方法”和“一种以磷酸锂废料为原料生产工业级碳酸锂和电池级碳酸锂的方法”2件发明专利;另外拥有33件实用新型专利,其中,H1内获得授权9项。目前已成为集电池级碳酸锂、氢氧化锂等锂盐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5.锂电设备业务:依托比亚迪,稳步发展

公司持有东莞德瑞55%的股份,正式进入锂电设备行业。东莞德瑞具备锂电池工厂规划、工艺规划、整线规划设计的能力,可以面向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

5.1.持续满负荷生产,实现高速盈利

年东莞德瑞满负荷生产,盈利大幅增长。

公司主要保障战略客户比亚迪的交货需求,新增生产车间约平方米,锂电设备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亿元,同比增加.52%,东莞德瑞实现净利润.46万元,同比增加.59%。

H1,公司延续年态势,继续满负荷生产,实现营业收入1.84亿,同比增长56.04%;净利润0.27亿,同比增长.66%。

5.2.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与比亚迪合作

公司已成为一家集锂电设备研发、生产及提供解决方案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公司具备锂电池工厂规划、工艺规划、整线规划设计的能力,在国内锂电池设备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其主要产品包括消费锂电池生产线和动力锂电池生产线上偏后端和装配段的非标定制设备,主要涵盖真空烘烤、注液、化成等流程。

拥有百余项技术专利,核心竞争力强。

公司自主研发的移动仓储式烘烤生产线是全国首创,拥有20多项核心专利,具有多重业内领先优势,比如不需要干燥房,节能35%以上,能够杜绝真空放电等风险,有效提高设备稼动率,夹具和电池加热速度快,温度均匀性好,占地空间小,维护方便等;目前,公司新一代抽屉式干燥线针对刀片电池的能耗比同行业供应商的能耗水平低了10%。截至年6月30日,公司共拥有的专利权共计项,其中,H1获得授权8项。

比亚迪通过深圳锂电池持有东莞德瑞32.5%的股权,与东莞德瑞深度绑定。

公司锂电设备客户主要为锂电池行业头部企业,其销售给比亚迪的锂电设备主要用于其在深圳、上海、重庆、西安、长沙、蚌埠、青海等地的刀片电池生产线。刀片电池是比亚迪的核心产品,属于高端产品领域,对设备要求很高。

东莞德瑞锂电设备产品供应兼具软硬件优势,向比亚迪锂电池生产线稳定供货。东莞德瑞有近百人的研发团队,配置了国内同行业中很少具备的无尘车间,具有雄厚的研发和生产实力,其产品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锂电池正极材料前景广阔。自年起锂电终端需求持续增加,正极材料产能释放。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渗透,各大厂商生产的动力电池始终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在此情况下,比亚迪、宁德时代等龙头厂商持续抛出产能扩张计划,在多个省份新建电池厂,锂电池产能大幅扩充对锂电设备产生强劲需求,这也将带动公司进一步发展。

6.盈利预测、估值与总结

我们盈利预测基于以下假设:

1)受益新能源车、储能等领域持续景气,锂电池装机量持续高增,锂盐供给平稳增长,锂盐价格维持高位;

2)公司自由矿山以及鸳鸯坝项目持续推进,锂矿采选量持续增长;锂盐加工业务与锂矿采选业务相配套,营收、毛利随之增长;

3)公司其余业务平稳增长。

因此,我们预测公司-年收入分别为35/55/70亿元,同比增速%/57%/2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36/5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3%/52%。

对应PE分别为14/8/6x。此处我们选取赣锋锂业、天齐锂业、西藏矿业、中矿资源为可比公司,得出-年PE均值为10/7x;公司估值低于可比公司。

7.风险提示

1)需求不及预期。碳酸锂下游主要为锂电池,如果新能源车、储能等领域需求不及预期将影响碳酸锂价格,从而影响公司经营情况。

2)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公司未来主要增量为鸳鸯坝等项目,如果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将导致公司经营不及预期。

3)环保风险。公司主力矿山所在地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如若出现环保问题将影响公司生产经营活动。

——————————————————

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精选报告来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6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