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爆破材料 >> 爆破材料介绍 >> 院士引领,耗时9月武汉首家市属高校国家
7日,科技部正式批复依托江汉大学建设省部共建精细爆破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新添一家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据了解,该实验室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先启牵头引领,是武汉市属高校获批建设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目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批复最快的一个,从申报到批复仅用了9个月。此举标志着江汉大学在爆破领域拥有突出优势与成就,院士引领高端发展再结硕果,武汉科技引领发展再次取得了新成绩。
院士引领科技创新再结硕果
笔者从《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实施方案》和有关文件中获悉,江汉大学成立爆炸与爆破技术研究院,年全职引进谢先启院士担任院长,在精细爆破实验室聚焦工程进行爆破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实验室以谢院士团队和工程爆破相关学科的多个科研团队为基础,整合工程爆破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烟尘污染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环境与健康危害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科研资源,已经形成工程爆破学科群,开展前瞻性研究,引领学科发展。这是湖北省乃至全国首家专门进行建(构)筑物拆除理论与技术研究的科研机构,在全国具有领先性和唯一性。
谢院士在精细爆破领域造诣深厚,现任江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北(武汉)爆炸与爆破技术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爆破行业协会会长(轮值)、中国爆破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谢院士首次提出了精细爆破理念并构建了其技术体系,系统发展了建(构)筑物拆除爆破设计理论与方法,研发了建(构)筑物拆除爆破系列新技术。谢院士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
“武汉市在建(构)筑物相关的理论研究、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谢院士介绍,然而,虽然建(构)筑物拆除市场需求强劲,但尚存在政策法规和监管体系不健全、产业和市场发展不完善不规范等问题。未来,建(构)筑物拆除将逐渐形成专门的行业门类,产业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成为与建造业相平行的行业。
据悉,除了引进谢院士之外,江汉大学还筹建了湖北(武汉)爆炸与爆破技术研究院。该研究院为湖北省乃至全国首家专门进行“工程爆破”理论与技术研究的科研机构,在爆炸理论、岩石爆破、拆除爆破和爆破安全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在研究院基础上,江汉大学在今年又获批了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还建立了数字建造与爆破工程学院。可以说,江汉大学在爆破领域实现了师资队伍、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重大突破。
目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实验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定位为既满足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又服务于湖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基础类重点实验室。精细爆破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目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批复最快的一个,从申报到批复仅9个月。
笔者从武汉市科技局了解到,武汉马上将对该实验室进行多方位支持。在实验室建设运行期间(至年12月),武汉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万元运行经费,主要用于实验室日常运行。同时安排不少于万元建设经费,主要用于实验室基础设施改善和仪器设备的维修和购置等。
科教兴市高端产业持续发展
科教兴市,武汉市高端产业近年来持续发展,备受瞩目。年,武汉市启动《院士专家引领十大高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明确了47名院士、37名专家参与产业引领,力求做到院士专家研究领域和产业发展方向精准对应,合理发挥院士专家在建平台、搞攻关、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到年,武汉将建成具有核心技术优势、完整创新链条、强大辐射效应、国内领先水平的10大高端产业集群。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按照《武汉市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实施方案(-年)》,聚焦“一中心三高地”工作目标,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武汉作为中国科教大市,拥有一百三十万高校大学生,科技精英荟萃,拥有一大批学术造诣深、社会影响大的院士专家,两院院士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既有耕耘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一流高校院所的科学家,也有植根于中国信息通信集团、中铁大桥局、中船重工等国有大型企业的顶尖技术专家。发挥院士专家学术优势,对于推进武汉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行动计划》部署了涵盖了光电子产业、人工智能产业、数字产业等在内的十大高端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实施院士引领高端产业发展行动,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为创建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强大支撑。
其中,在十大高端产业和细分方向的确定上,一方面注重将应急和谋远相结合,重点谋划能够引爆产业的平台、技术、产品和项目。另一方面注重久久为功,强化底层支撑,力求厚积薄发。
目前,武汉市已经制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人工智能、数字、电磁能、氢能、高端装备、大健康等6个产业领域已经制订产业规划或行动计划,其余的正在抓紧制订;光电子、人工智能、数字产业、氢能等产业领域,已经设立了数百亿元规模的产业基金,一批创新平台正在陆续搭建等。
作者:江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