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爆破材料 >> 爆破材料介绍 >> 产业观察员海霞播报第七届中国国际砂石
后疫情时代全球砂石行业首个国际大会“第七届中国国际砂石骨料大会”12月12日至14日在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此次大会的主题是“共谋发展,共筑未来”。
即将过去的年对于武汉,对于中国,对于世界而言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即将到来的年是疫情之后重振经济和发展的关键之年。经济要恢复,不仅要有速度,更要有质量,还要有砂石骨料作为基础建材的重要支撑。全球砂石行业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推动砂石行业科学有序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有益的探索。
大会邀请了国家有关部委和各省、市有关部门领导,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国内外砂石骨料科研、设计、生产、装备制造、石矿爆破开采、建筑固废和尾矿废石资源化利用、矿山生态修复、粉尘治理、废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大型重点工程建设等企业,以及林业、农业、环保、规划、标准、勘查、勘探等相关领域专家代表以及砂石骨料上下游产业链相关产业等余人现场参会。
来自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印度、阿根廷、哥伦比亚、韩国以及东盟国家相关协会和企业代表通过会议视频在线上参会并发表演讲和参与讨论。
中国砂石协会会长胡幼奕在大会作了题为《砂石工业步入高质量发展新轨道》的主旨演讲。他在演讲中结合国家和地方政府发布的相关文件、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以及砂石骨料的市场需求、进入高质量发展轨道所需的思变与创新,如何颠覆传统、创新砂石产业发展模式及企业在发展中要高度重视的问题等方面作了详细阐述。
年3月25日发布的国家发改委等15部委关于促进砂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价格〔〕号)将砂石纳入国家产业发展范畴,标志着中国砂石和装备产业由此进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时期。
胡幼奕指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要打通国内生产、销售、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加快经济内循环的速度和效率。“十四五”期间,中国将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为砂石和装备企业扩大国内市场,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胡幼奕在报告中介绍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中国四大城市群建设的区域经济格局。他指出,随着国家和各省市各项基建投资不断增加,将带动砂石和破碎装备需求持续增长。
同时,“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导的新型全球化之路,需要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砂石和破碎装备企业拥有的资源、市场和潜力也是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机遇。
胡幼奕还对全国石矿资源规划、砂石工业“十四五”规划、建立绿色砂石骨料生产基地、砂石骨料标准规范、砂石行业绿色工厂评价、砂石企业检验室评定、各地新建砂石骨料科学研究机构、砂石行业科技成果评价、河道综合治理、建筑固废及尾矿废石综合利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等方面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解读。
胡幼奕特别指出,创新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行业,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他介绍了砂石材料在数字制造、自动驾驶、全新手机SIM卡、云手机、太空互联网、纳米机器人、建筑机器人、智能高铁、住宅造楼机等方面的应用,以及高品质砂石骨料在大桥、核电站等重大工程应用的创新案例等内容,呼吁砂石和装备行业通过理念、科技、模式等全方位的颠覆性创新,为砂石产业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胡幼奕在报告中阐述了未来砂石的五大来源:天然砂石开采(包括河道、航道清淤等);建筑固废再生利用;道路等工程施工洞渣再利用;尾矿、废石资源再利用;原生石矿。开采原生石矿加工的机制砂石将是未来的主要供应源。
他特别指出,砂石骨料4.0和4.0+,是砂石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的产物,其本质是以石矿开采为源头,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通过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实现石矿的绿色开采和加工,实现建筑固废、尾矿、废石资源化综合利用,实现石矿、固废填埋场、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的最佳修复。同时,砂石企业应走跨界融合发展之路,把石矿产业向纵深发展,既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也要服务好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胡幼奕针对当前砂石行业和企业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及潜在问题进行了梳理,强调了文化和意识形态对砂石产业发展的作用,对逐步发展智慧矿山等问题进行了独到的阐述和分析。
中国砂石协会会长胡幼奕(左二)、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吴锡明(左三)、公铁绿链总经理张全(左一)
此次大会可谓是精彩纷呈,期间有一场砂石骨料大赛、两场国际大会、三个专题展示、六大论坛,还有“50+”砂石装备展示、“70+”专家报告。“10+”领导和院士、“+”龙头企业、“+”砂石产业链专家、“+”矿山企业人员、“+”参会代表。大会为全球砂石骨料行业交流最新成果和先进技术供了一个交流和展示平台。也为推动为砂石骨料工业向着智能、绿色、规模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