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材料

哪里的黄土不埋人老铀矿工人711

发布时间:2022/11/15 15:16:15   
治疗皮肤病最专业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al/180416/6172003.html

◎关凤虎

我的父亲关文泰是满族人,年生于辽宁凤城市沙里寨王家岭村。他的一生非常平凡,但他参与了一项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有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

▲关文泰

01

—“哪里的黄土不埋人!”—

年,父亲到辽宁省抚顺矿务局龙凤煤矿当井下支柱工,由于他勤奋好学肯吃苦,仅用5年时间,就从一个普通学徒工做到了大工长,技术工资达到支柱工最高级七级,并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年春,父亲由单位选拔,以先进党员、技术骨干的身份调往南方工作,由于保密原因,当时并没有告知是什么单位,只说是支援祖国建设,地点在湖南。但当时东北是老工业基地,生产机械化与生活供应都非常完善,大家认为南方工作生活条件艰苦,一般人都不愿意去。当时,我父亲也正处在一个工作、事业上升期——准备提拔总工长,他曾担心我母亲有顾虑,可母亲得知情况后只说了一句话:“哪里的黄土不埋人!”

▲作者的父母和哥哥姐姐

就这样,我母亲跟着我父亲,带着我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和全部家当,经过五天五夜的长途火车颠簸,从多公里的关外东北来到湖南省郴县许家洞。

到达后才知道,这个单位叫中央地质部队十分队(核工业部中南地质勘探局大队前身),通信地址都是用代号代替。经过保密教育,才知道自己置身于一项秘密工作:为国家寻找和开采制造原子弹的原料——铀矿。当时,南方工业开采手段相对落后,而铀矿必须进行工业化、规模化掘进和开采,我父亲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来到这里的。

02

—天堂村的环境很恶劣—

当时我国确定了第一个铀矿床,进行最低工业储量开采前期,矿山地点就在一个叫金银寨的地方。只有几户人家的村寨就在许家洞镇天堂村内。

听我父亲回忆,当时,金银寨环境极端恶劣,小寨四周崇山峻岭,原始森林古树遮天;所谓住房就是在山坡上平整出一块地,四周立上木柱,墙是竹篾片编织成篱笆,再用稻草和上黄泥糊平,房顶是用杉木皮盖的,屋内时常有小虫蜈蚣掉落下来,屋外房前屋后多有蛇蝎出没;上下班必须成群结队,否则,随时有豺狼虎豹出现,经常发生伤人事件……对北方人来说,最难忍受的是天气,南方夏季潮湿闷热难耐;冬天风雪弥漫,气候阴冷。但父亲和他的同事们对参与祖国建设都有一股火一样的热情。

当时任务非常紧迫,必须在年底前开采出吨工业铀矿石,以保证建设水冶炼厂的条件。而父亲所在的单位只是一个地质勘探队,仅以找矿勘探为主,并没有大型矿山机械设备。为完成任务,整个单位多名职工,不论机关干部还是后勤人员,全部投入到坑道的掘进、开采以及辅助保障工作中。连家属都有组织地进行了分工:年长弱妇帮助左邻右里托儿带女;年轻妻子把饭菜直接送到坑道口,丈夫吃饭时,妻子代替丈夫接手从坑道推出来矿车,快速推进、解锁翻斗,然后锁扣、返回,在此间隙,丈夫三个馒头做六口、一碗菜汤做一口,吃完立即接手矿车向坑道冲去……

父亲说,大干快上争分夺秒地抢进度是在年和冲刺的年这两年,那时已开始出矿,所有职工都已知道自己正在从事一项关乎国家民族命运前途的伟大事业。井下工人大部分是刚从抗美援朝战场上下来的军人,他们情感朴实,工作热情极高。整个金银寨像一座巨大有序的机器,热火朝天地秘密运转着。大家都恨不得没有下班规定,恨不得就在井里吃住,目的就是一个:超额!上一班拖延下班时间,不超额完成当班任务绝不下班;下一班提前在坑道口做好准备,随时保持冲刺状态;坑道掘进时,风钻工为节省时间,不顾水压时断时续,不停工不等待,为抢进度不顾粉尘弥漫直接打干钻,坑道掌子面爆破后不等鼓风机将硝烟和粉尘吹出就冲进去出矿渣。

03

—顶住压力成功救“活”塌方坑道—

我父亲是来自中国最大煤矿的支柱七级工,对处理井下掘进中出现的各种复杂冒顶塌方事故算是有点权威,对一般坑道出现的任何冒顶塌方等危险因素都有一定的准确判断和快速处理能力。他的经验在金银寨几个坑道施工遇到大小事故处理上都发挥出决定性的作用。

▲苏联派往金银寨的找矿专家

听还健在的老工人说,年春节后的一天晚上,有一口井发生大面积冒顶塌方,队上要求最晩第二天中午前打开安全通道,以保证出矿量。当天我父亲正在家休息,从下班的职工那里听说发生了大事故,便急速赶到井口。由于塌方面巨大,苏联专家说按规范要报废坑道,尽快另开新坑口。队上领导觉得时间上来不及,成本也太大,最终决定处理冒顶塌方问题,尽快恢复出矿,要求必须在第二天中午饭前完成,而彻底排除险情也必须在一周内完成!

几个领导盯着我父亲问道:“小关,怎么样,有困难吗?”在场的其他支柱工都紧张地看着我父亲,觉得时间太短肯定完成不了,而我父亲没有犹豫,只对领导说了句“保证完成”,就拿上皮尺、工作夹带领几名支柱工进入了现场。那位老工人说他观察到我父亲内心是焦急的,但他沉着指挥工人按他清单上列出的尺码花了一晚上准备各种材料。

第二天天刚亮,通道在领导班子亲自带领下完全打通。大家虽然也跟着累了一通宵,但都毫无睡意。我父亲把材料编好号后就开始进入坑道塌方的最前面,指挥两个有经验的支柱工给他打下手,其他人做好传送运输材料准备。随后他不停地变换号码喊着进坑的不同材料,在塌方两侧插满了大小不一致的圆木,上端又按不同号码送进方木,顶住两边塌方石壁,使支架受力均衡,整体不再发生左右揺摆,然后用码钉加持固定,外围用厚松木板每隔20厘米钉出栅栏形状,防止滚石进入巷道。工作逐步推进,其间换了两批人,但我父亲一直在前面指挥并亲自下放安装材料,全身都被汗水湿透了,大家几次叫他休息一下,他都说不行,要抢时间。大约在11点左右,木架拱形支撑项目全部完成,保证了坑道通道基本安全。接着,我父亲带领几个支柱工开始用两天时间自己制作半月型顶棚模板架、板块,到第四天中午圆满完成了排险任务。那位老工人说,经过这一次事故处理,大家都完全佩服了我父亲,同时,他们也学会了重大冒顶塌方事故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04

—苏联专家也被中国工人的精神感动—

从来到第十分队到因病退出一线工作,父亲几乎年年是先进工作者。我曾一直很纳闷,我父亲只是井下专业支柱工,怎么会得了几块应该是坑道工才得的“月进千米”奖章,后来才知道他一直坚持参与井下掘进工作。

父亲的工资级别从年来到十分队直到退休都没有増加一级,但他从未抱怨过。而每当谈及此,他总是说我28岁就己支柱七级到顶了,我只和旧社会比、和我自己比,我知足!没有共产党,我还在王家岭大石砬子山上给地主放牛,在凤凰城给小日本修铁路吃掺着砂子发了霉的玉米碴子呢。

父亲的徒弟曾对我说过,你爸爸每班完成支柱任务后硬是不肯出来休息,坚持在坑道帮着坑道工人打风钻、出矿渣。我曾问父亲你的工资己到顶了,还那么拼命干,为什么啊?他激动地对我说,那时,大家都在为早日采出吨铀矿石、快点造出第一颗原子弹憋着一股劲,拼了命地干!那时连队上的领导干部都抽空下坑道帮助放炮出渣,即使是苏联专家也被中国工人不怕累不怕死的精神感动。

过去我父亲是个很快乐的人,后来渐渐地沉默起来。尽管他对外人总是微笑,但在家尤其是他一个人独处时表情总是比较严肃。他为一些同事的离世而心情沉郁,有时竟像小孩那样泪流满面难以自已。

我父亲的一生,平淡无奇,朴实无华。但他在那场中国人民于无声处却波澜壮阔的奋斗过程中做了一粒小小的砂石。于国,他也许微不足道,但于我们,他就是一个默默的勇士!

作者单位

广西三〇五核地质大队

策划

杨金凤

编辑

余诗君马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25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