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爆破材料 >> 爆破材料发展 >> 天启爆炸究竟有着怎样的始末,其最有可
其实“天启大爆炸”作为世界三大未解之谜,它的相关介绍网上已经有很多了,今天就不重复说了,说了也没人看。麻花就这次大爆炸的疑点,也就是爆炸的原因进行一波猜测,大家来看看是否有道理,依我看,肯定不会是网上流传的那些地震、陨石、龙卷风、失火之说。
世界三大未解之谜之天启大爆炸
天启大爆炸根据《明实录》的记载,天启丙寅五月初六日巳时,也就是公元年5月0日早上9点,位于北京城西南的王恭厂发生了一起特大爆炸事件。
事件导致余人丧生,伴随事件出现的还有一系列离奇的事情,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这次大爆炸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因为它的爆炸威力、原因以及事后的奇怪现象,反而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关于它为何会有如此威力以及那些奇怪现象,麻花也不甚清楚,但就产生爆炸的原因麻花还是有所猜测的,这回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大家看看有没有道理。
发生爆炸的地点
一个人进行猜测之前,要先提一个人,他就是中国历史上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徐光启。
相信大家对徐光启一定不陌生,明朝著名的科学家和政治家。那他和这次爆炸有什么关系吗?可能还真有那么一点关系,甚至可能他就是这次爆炸的主犯。
为什么这么说呢?就因为他是科学家。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对于科学的认知是很笼统的,没有将其进行划分,基本上每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有名有姓的科学家,他们研究的方向都是多方面的,徐光启也不例外。
他在天文、数学、农学方面的成就都是很高的,但可能没人注意到他对炮弹、火药的制造同样颇有建树。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而他生活的年代,巧了,天启大爆炸就在其中。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
再看看徐光启的足迹远的我们就不看了,就看看爆炸发生前后徐光启在干嘛。公元年,就是爆炸发生的前5年,也是朱由校登基那年,辽东局势越发紧张,他提出用红夷大炮守城,效果显著。因此,他开始对火炮和火药产生了兴趣。
年,徐光启因不满魏忠贤把持朝政,但他又斗不过老魏,因此选择了辞官,安心的创作他的农业著作。
明朝大宦官魏忠贤
接下来的几年里,史书对他的记载几乎都是他在农学上的造诣,但麻花不相信他会就此放弃对火药进行研究。男人嘛,天生对这些东西都是没有抵抗力的,何况一个如此有钻研精神的科学家,已经对火炮和火药产生兴趣后,怎么会突然就不喜欢了呢。
之后就是爆炸发生的年,按照史书上记载,此时的徐光启正赋闲在家全力以赴的完成《农政全书》,直到年成书。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爆炸发生后两年,也就是年,他官复原职,又回来当官了。不是看不惯魏忠贤吗?都已脱离苦海了,是什么理由让他去而复返呢?并且还是在魏忠贤正如日中天的时候回来,其中原因引人遐想。
而此后,史书上再也没有关于徐光启对提倡火炮的记录,而是他全身心的搞天文历法去了。这又是为什么?有时候,越是表面的漫不经心,就越是想要隐瞒什么。
红夷大炮
徐光启在火炮和火药研究上的造诣关于这个问题,史书上记载的很少,只是说徐光启提倡引进先进的制炮技术,经常提出对火炮及火药运用和改进的技术意见。
能提出这方面的改进意见,可见他对火炮和火药的研究是很有一套的,以古人的谦逊和谨慎,若是没有经过多番实验得出确切结论的时候是不会提出意见的。
因此,徐光启肯定在年以后进行过多次关于火药和火炮的实验,而且一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但实验是需要材料的啊,什么地方最适合进行这方面的实验,那一定是军工厂啊,因为技术人才和制造生产都在那里。明朝时期的军工厂在哪?巧了,北京城西北方的王恭厂。
猜测根据上面的分析,麻花得出了以下猜测,徐光启在见识到红夷大炮的威力以后认为这种武器无往而不利,绝对是当时的黑科技。
于是他对这个黑科技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一个科学家,自然是要鼓捣一下这个玩意儿的,而当时的炮弹基本上是靠火药燃烧时形成的动能将铁球从炮管中射出去,炮弹本身是不会爆炸的,声势虽然浩大,但其实所能产生的威力并不是很大。
古老的炮弹
徐光启要改进火药和火炮自然是要从这方面下手的,得想办法提高炮弹的威力。在那个年代,化学知识绝对是一块从未涉及的领域,徐光启可能鼓捣不出硝化甘油这种东西。
但不代表他不能对炮管、炮弹的物理性质以及火药的配比等方面进行改进。比如将炮管弄得细一点,炮弹密度或者是体积改变一下让火药在密闭空间内产生的动能更大,这样炮弹就能产生更大威力和射击得更远。
火药
而火药方面,徐光启可能通过添加一些当时已知的助燃剂或者改变一下配比等方法,让火药在燃烧时同样产生更大的威力,这些在明朝时期,相信以徐光启的能力完全是可以做到的。
当然,也难说真被徐光启鼓捣出了硝化甘油这种更加逆天的黑科技,如果是这样,比诺贝尔可就早了多年啊。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好了,猜测到这里已经得出结论了。徐光启在王恭厂这个军工厂以及仓库所在地进行了一系列的火炮、火药实验。但由于技术原因,其中一些火药的配比可能出现瑕疵,或者干脆是半成品、失败品,徐光启认为这些东西不遇火是不会发生爆炸的,因此也就没有进行处理,让它们待在了王恭厂的仓库里或者某个角落里。
这些半成品或者失败品很可能由于助燃剂的增加或是配比的改变变得更加容易燃烧和爆炸,而军工厂这种地方,每天都要进行冶铁和锻铁。温度极高,火星四溢,也为军工厂埋下了安全隐患。
到了年5月0日那天,徐光启留在王恭厂的这些残次品终于因为碰到了火花或者温度到了临界点发生了燃烧,连锁反应之下,发生了这次大爆炸。因此,徐光启很可能是发生这次爆炸的“元凶”,可能连他本人都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结局。
火药燃烧后的炫
结语徐光启在爆炸发生后虽然看似还在家里风轻云淡的写着他的《农政全书》,但麻花估计他同样很震惊,甚至猜到了这次爆炸可能和他的研究和实验有关。因此,他在爆炸发生后回到了朝廷任职,想要以此为逝去的人们做点事,哪怕当时魏忠贤仍然把持着朝政。而在随后日子里,由于徐光启心理也产生了阴影,最终停止了他一直推崇的火炮和火药方面的改进,潜心对天文历法进行研究去了。
以上内容完全是作者本身结合一部分史料给出的猜测,没有相关佐证,更加没有诋毁徐光启的意思,大家不妨把他当成故事来看,有想法的朋友可以评论区进行讨论。
参考文献:《明史》《明实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