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著名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因病去世,享年80岁。他改变了中国百年隧道设计施工方法。11月17日,“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程开甲病逝,享年岁。他牵头起草了中国首次核试验总体技术方案,是中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被称为中国“核司令”。据小编不完全统计,包括他们,年共有30位两院院士离去。他们曾代表了某个领域的研究前沿,他们曾主导着某种技术的发展脉络,他们曾推动着某个产业的前行进程……前进着的中国,因他们的努力而改变得更加迅猛!斯人已去,国失栋梁;斯人已去,岂无来者!·中国科学院逝世院士院士姓名逝世于成就袁承业.01.09著名有机化学家年建立并领导了核燃料萃取剂研究组,解决了我国国防工业的急需。20世纪70年代结合我国有色金属的综合利用研制成功分离稀土及钴镍的多种萃取剂。进行萃取剂的结构与性能研究,将萃取剂化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孙枢.02.11著名地质学家从事沉积学、沉积大地构造学研究和地质综合考察。参与发现湘潭碳酸锰矿领导小兴安岭东部、完达山和张广才岭地质考察研究磷酸岩成矿规律及其大地构造环境,阐明磷铝质岩的成因和形成条件,建立了沉积磷酸岩的一个新类型。论述了东古特提斯洋合作研究并发表《中国大地构造相图》郝柏林.03.07理论物理学家在固体电子能谱和声子谱、金属红外性质、高分子半导体理论、统计物理、天线理论、地震分析、混沌动力学和符号动力学、理论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多项重要果李天.04.11我国著名飞机气动力专家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飞机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和设计工作,解决了型号设计中的许多气动力关键问题,在新一代综合高性能飞机布局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林尊琪.05.28著名高功率激光技术专家为我国惯性约束聚变激光驱动器发展解决了多项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在我国大型高功率激光实验装置神光Ⅱ装置研制过程中,创新提出了多项关键科学技术方案,圆满解决了一系列科学技术难题,使神光Ⅱ装置性能全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了我国惯性约束聚变高功率激光驱动器研究能力的重大跨跃。宋玉泉.07.27著名的金属材料超塑性专家、教育家对超塑变形及成形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形成自身研究特色和理论体系周尧和.07.30我国凝固科学与技术的开拓者与奠基人对铸件凝固过程的传热、传质和动量传输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强制性凝固组织形成原理的新理论框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定义了铸锭凝固过程中的第三对流区,据此提出的钢锭头部正偏析理论得到公认。在凝固前沿动力学、液态金属深过冷和三维非晶合金制备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主持建立了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光鼎.08.07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学家、从事并领导中国海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工作,完成“中国海地质构造及含油气性研究”,运用岩石圈板块大地构造理论,分析中国海地球物理场、地质构造及其演化历史,指导油气勘探和金属矿勘探。在总结中国大地构造宏观格架的基础上,提出前新生代海相残留盆地,为中国油气资源二次创业提供理论依据。“中国海洋地质之父”。一辈子为中国寻找石油,特别是为中国海洋能源开发所作的贡献,被称为具有“开创性”。李朝义.08.11著名神经生物学家对视网膜、外膝体和视皮层神经元的非传统感受野进行了系统性研究,通过实验确定在视网膜和外膝体神经元的传统感受野以外,还存在着一个比感受野面积大几十倍的“去抑制区”,并证明这个区的活动对于传递图形的区域亮度和亮度梯度信息起决定性作用。还确定在初级视皮层神经元的感受野周围,也存在一个能调制感受野反应的大区域,将它命名为“整合野”,提出了感受野“三重结构”的新理论模型,来说明视觉感受野的多种功能。马瑾.08.12我国构造物理与构造地质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她一生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在构造变形过程和机制、构造物理理论方法和实验、地震机理和预测等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学术造诣享誉海内外。她提出的相关理论为我国的地震预测研究走向物理预测开拓了重要的方向。洪朝生.08.20著名物理学家发现了半导体锗单晶低温电导与霍耳效应反常现象,并提出杂质能级导电唯象模型,成为国际上无序系统电子输运机制研究的开端。中国低温物理与低温技术研究的开创者之一。闵乃本.09.16介电体超晶格的开拓者,准周期结构实用化的先驱。开拓了介电体超晶格的研究领域,建立了多重准位相匹配理论,发明了能同时输出三基色的超晶格激光器。发展了铁电晶体图案极化技术,促使铁电畴工程学的诞生。研制成离子型声子晶体,发现了超晶格振动与微波耦合以及极化激元激发。建立了非完整晶体生长的理论体系陈创天.10.31著名材料学家年提出了晶体非线性光学效应的阴离子基团理论,解释了各种主要类型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结构与性能相互关系,并对探索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与合作者一起相继发现了β-BaB2O4(BBO)、LiB3O5(LBO)、KBe2BO3F2(KBBF)和K2Al2B2O7(KABO)等非线性光学晶体,其中BBO、LBO晶体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激光科学技术领域和产业界。与相关研究组合作,使用KBBF棱镜耦合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Nd:YVO4激光的6倍频谐波光(.3nm)和Ti:Sapphire激光的5倍频谐波光(.0-.0nm)输出。施教耐.11.24植物生理学施教耐同志专长植物生理学。特别在植物光合作用碳代谢关键酶的结构功能和调节特性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植物酶的调节机理研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指出油料籽实中HMP途径的增强,三羧酸循环和乙醛酸循环间的消长在脂肪酸合成中有着重要意义,并首次报道油菜籽中有一内源抑制剂对HMP途径起着调节作用。程开甲.11.17“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年“八一勋章”获得者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在核武器的研制和试验中作出突出贡献。开创、规划领导了抗辐射加固技术新领域研究。是我国定向能高功率微波研究新领域的开创者之一。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固体物理学专著,提出了普遍的热力学内耗理论,导出了狄拉克方程,提出并发展了超导电双带理论和凝聚态TFDC电子理论。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中国工程院逝世院士院士姓名逝世于成就管德.01.09飞机气动弹性力学专家负责建立我国第一套适用于超音速飞机设计的气动弹性计算和试验方法,并做出重要贡献。何友声.01.17水动力学家奠定了我国水翼水动力学设计基础;开拓了螺旋桨激振力研究领域,使我国船舶的减振水平跃上新台阶。戴复东.02.25建筑学与建筑设计专家提出全面环境观思想。提出:“在设计中要崇尚‘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精神。”参加大型规划两项,均获一等奖;参加国内外设计竞赛,获一等奖4项;设计工程70余项获省部级奖2项。开展轻钢轻板房屋体系的开发,可持续性发展及高科技化进行探索。艾兴.04.07切削加工和刀具材料专家我国切削加工研究领域开拓者之一,首创融合切削学与陶瓷学于一体的陶瓷刀具研究和设计的理论新体系,先后开发成功6种陶瓷刀具,其中3种属国际首创。创建超声与断续磨—间隙脉冲放电复合加工理论和技术。首创复杂表面分解重构理论。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创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吴德昌.05.10毒理、辐射防护专家首次阐明了核武器落下灰危害的特点,在落下灰危害防护研究方面达到了国际水平;开创了吸入钚危害及防护的研究,在理论上有重要创新,为保障核工业的安全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在核事故应急医学处理研究中取得了突出成就,在保证我国核电站按时运行及核安全方面成绩显著,研究成果已装备核电站、核潜艇、二炮部队及核试验等核设施,对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李载平.05.30发现了DNA分子受Χ-射线的隐藏破坏。提出了可能有致病性不同的乙肝病毒存在,检出了免疫逃避型HBV变异株,发现了病毒基因表达调控的一个新元件—增强子ENⅡ。乙肝疫苗的研制,已通过临床验证,取得了试生产文号并获得美国专利。发现了蓖麻蚕染色质rRNA基因转录起始区的拓扑变异结构顺序和核骨架结合顺序(MAR)。检定了肝癌相关新功能基因fup1。领导的研究组发展了hEGF和hGM-CSF的分泌型、高表达大肠杆菌系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际奖1项。刘伯里.07.02放射化学和放射性药物化学专家。承担我国核燃料后处理工程低放裂变废液的处理、核爆炸裂变产物污染苦咸水的去污、核潜艇原子反应堆第一回路水放射性的净化和从高放裂变废液中提取铯-、锶-90等研究;研究了15种核素的放射性药物,特别在脑受体放射性药物分子设计和应用两方面取得了系列的创新性成果,并研制出若干新放射性药物;首次提出了锝配合物的稳定性规律,首创了湿热熔融标记法和冠醚介质催化交换法,并研制出In和68Ga两类新的心肌显像剂;参加研制的99mTc-ECD和99mTc-MIBI心脑显像剂获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和生产证书,产生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刘彤华.07.08从事病理诊断已50余年,有极丰富的经验和很高的造诣,诊断正确率高,深得院内外临床医师及患者的信任。长期从事胰腺癌及内分泌肿瘤的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近二十年来一直进行胰腺癌的实验性基因治疗研究。深入开展对多种肿瘤发病机制的研究。林祥棣.07.29光电技术与工程专家。曾领导和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光电工程的研制,指导和主持完成大规模集成电路关键光学设备的四项国家重点工程的研制,提出和组织开展微光学研究。在我国光电测控等领域首先实现了角位置自动测量、数字式跟踪及测量结果实时输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光华科技基金二等奖及中科院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王梦恕.09.20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开拓了铁路隧道复合衬砌新型结构领域的理论研究,摸清了结构受力特点、机理,确定了施工要点及工艺;主持并参加大瑶山隧道深孔光面爆破、喷锚支护、监控量测、反馈信息指导施工、周边钻孔预注浆等关键技术成果的开发、研究和应用,研究实现了大断面、大型机械化快速施工,改变了我国近百年的隧道设计施工方法,使长大隧道修建技术有了重大突破;首次系统地创新了超前支护体系和稳定工作面的理论分析和应用,创造了新型网构钢拱架和锁脚锚管支护型式并广泛应用于软弱地下工程;主持创造了“浅埋暗挖法”修建城市地铁和车站的施工配套技术,为城市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开辟了一条新路。主持国内多条海底、江河水下隧道的设计、施工研究,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一、二等奖;詹天佑成就奖、大奖,国家人事部一等功。徐德龙.09.21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是我国在硅酸盐工程领域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在水泥悬浮预热预分解技术、粉体工程等方面取得多项重大成果。对以悬浮预热预分解技术为核心的新型水泥干法生产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而新颖的观点、概念、见解和建设性意见。创造性地提出了高固气比悬浮换热和反应理论,利用原创性的高固气比预热预分解技术建成10余条生产线,主要指标创同类型窑国际领先水平。主持设计了全世界最大的冶金工业渣水泥生产线,在20多家钢铁企业推广应用,各项指标居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工业废渣的资源化。在悬浮态煤干馏制油、超细粉体制备、非磁性铁矿悬浮态磁化焙烧和循环经济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曾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李连达.10.18在中药药理学领域做出重要贡献。建立我国中药药效学评价标准及技术规范,在国内首先建立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并在全国推广应用。阐明“血瘀证”的科学内涵及“活血化瘀”治疗的基本规律与作用机理,该项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首创中药与自体骨髓干细胞经心导管输入冠状动脉移植于心脏治疗冠心病的新方法。他是我国中药药理学专业最具影响力的专家之一,他的工作对中药药理学研究影响深远。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卫生部甲级科技成果奖、中华中医药学会一等奖等各级多项奖励。侯芙生.10.31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我国著名的炼油和石油化工专家一生致力于炼油、石油化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研究实行油、化、纤一体化综合利用,改革了润滑油生产流程,攻关了催化裂化、加氢裂化等重大科技项目,解决了高桥重油催化裂化、扬子加氢裂化和巴陵己内酰胺等一批装置的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参与多项重大咨询课题研究,积极为国家、地方和企业炼油、化工发展献计献策。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级科技图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谢世楞.11..05.20港口和海岸工程专家。长期从事港口和海岸工程设计工作,完成设计及研究多项,其中有国家重点及大中型项目40多项。《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成套技术》项目,年获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项目,对离岸深水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获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工程设计大师。彭司勋.12.09长期从事药物化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倡导利用中草药有效成分为先导物进行结构优化,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药的思路。他在药物分子设计与心脑血管药物研究领域,领导研究小组历时十年对异喹啉化合物的心血管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显著成绩。来源:NEW科学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6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