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爆破材料 >> 爆破材料资源 >> 1964年,周恩来开会时拦下要离开的张爱
年9月23日,距离国庆节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在这个时间点,着手准备15周年庆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许多人都在为准备国庆的事情而忙碌。周恩来却在这一天暂时放下关于国庆节的准备工作,将张爱萍、刘杰、贺龙、陈毅、刘西尧等人召集到中南海的西花厅,召开了一次小范围的会议。
会议期间,开国上将张爱萍突然开口向周恩来请假,原因是外交部有一个外事活动需要他出席。周恩来同意张爱萍临时离会,但同时也告知外交部的人员“下不为例”。周恩来此次召开的会议非常重要,涉及到国家安全问题,张爱萍身为副总长责任重大,他近期不太适合出席外事活动,这也是周恩来命外交部不要给张爱萍再安排外事活动的原因。
张爱萍得到了周恩来的同意后,站起身来准备离开,就在此时,周恩来迅速站起身,拦住了正准备离开的张爱萍,指着张爱萍的衣服口袋说道:“搜一搜嘛。”周恩来拦住张爱萍这一幕,吸引了在场所有人员的目光,在众人的注视下,张爱萍将自己身上多有的口袋都逐一掏了出来。
周恩来既然已经同意张爱萍临时离开,为何又在他起身的时候突然拦住?一向儒雅的周恩来,为何这一次当众要求搜张爱萍的衣服口袋?周恩来亲自拦住张爱萍并要求搜他的衣服口袋,这种情况极其罕见,是什么原因令周恩来必须如此做呢?这一切还要从中国的核爆炸试验说起。
年,新中国几乎是建立在一片废墟之上。连年的战争令中国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美国却趁机对我国百般刁难,禁运、孤立、侵略等卑劣手段同时进行,还时不时的对中国进行核威胁、核讹诈。尽快研发核武器,摆脱美国的核威胁、核讹诈,成为摆在新中国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大家小家都一样,彼时的中国刚刚成立,如同一个穷苦的家庭,由于“家底薄”,无论做出多大的努力,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也都是杯水车薪。时至年,中国在苏联的帮助下终于在大西北的戈壁滩上建立了中国首座原子核反应堆。
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苏联的帮助并非完全没有代价,赫鲁晓夫提出的要求侵犯了中国的主权,被毛主席断然拒绝。得罪苏联的代价是赫鲁晓夫单方面撕毁两国之间的科技援助条约,并下令将苏联援华专家全部撤离。赫鲁晓夫的这一举动对中国正在进行的核武器研究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他的意图也非常明显,就是要用这样的方式来逼迫中国就范。而中国当时的态度也非常明确,主权独立是谈任何事情的前提条件。
年,那一年的新中国太难了,核武器研究遇阻,与苏联交恶,又遭遇了无比艰难的三年困难时期,印度在边境侵扰不断,真可谓内忧外患。在这个关键时期,新中国迎来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到底是继续忍受着核威胁恢复经济?还是全力研发核武器,早日提升国际地位?
这个问题在当年引起了激烈的争执,一方是陈毅、贺龙、叶剑英等几位元帅,他们认为应该先研发原子弹,这样可以令新中国摆脱核威胁,确保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后,再进一步发展经济,可以事半功倍;另一方则是主抓经济工作的干部,他们则认为应该先发展经济,等经济有起色了再研制原子弹。双方争执不下,这个问题也就一直都没有结论。年10月30日,罗瑞卿向中央提交了一份报告,名为《关于加强原子能工业领导问题的报告》。这份报告先是交到了邓小平手中,邓小平看后,对这份报告的内容表示了认同,在上面作出了批示:
“拟同意,送主席、刘、周、朱核阅。退瑞卿。”
11月3日,这份报告被送至毛主席的案头,毛主席看过报告后,在上面也写下批示:“很好,照办。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11月17日,专门负责研发原子弹的“中央专门委员会”正式成立,张爱萍的名字赫然出现在中央专委的名单中。
张爱萍为何会出现在中央专委的名单中?因为张爱萍与中国“两弹”的研究关系非常密切,他对于核武器的研究非常有发言权。早在年,“两弹”研究是上马还是下马僵持不下的时候,刘少奇提出对原子能工业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后再做决定。在商讨派谁去做调查时,聂荣臻推荐时任副总参谋长、国防科委副主任的张爱萍,得到了一致的同意。张爱萍得知聂荣臻将如此重任交给自己的时候,称自己“只知道山药蛋,不懂原子弹”。开国上将张爱萍的这个说法,一来是在自谦,二来他是想带上另一个人,所以才说自己不懂。
张爱萍想带的这个人名为刘西尧,时任国家科委副主任,在武汉大学就读时专业是物理系,对原子能颇有研究。为了圆满完成军委交给他的任务,张爱萍还专门找到核物理学家朱光亚“取经”。朱光亚是这方面的专家,在张爱萍临行前为他提供了很多的帮助,解答了他的很多疑问,对张爱萍此次调查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准备就绪后,张爱萍、刘西尧、刘杰等人乘军委专机飞抵调查目的地,进行了为期30余天的调查。在调查期间,张爱萍充分、详细地了解了原子能工业的现状。一行人调查结束后,将调查结果形成了报告,回京后向林彪和聂荣臻进行了汇报。拿到了调查结果后,林彪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原子弹一定要搞下去。”
张爱萍和刘西尧将这份至关重要的报告交到中央,名为《原子能工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和急待解决的几个问题的报告》,这份报告中,将原子能工业的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报告当中,张爱萍几乎是用肯定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当前的状况下,虽然条件简陋,环境艰苦,但只要全力研究原子弹,年一定可以成功。
对于成功爆破原子弹的日期,曾陪同张爱萍一起调研的二机部部长刘杰有着不同意见,他的观点是年有把握成功,争取在年提前研制完成。这个说法明显是比较保守的说法,也无可厚非。只不过中国当时处于极其艰难的处境,原子弹早日研制成功一天,对中国处境的改善都有极大的助力。所以,最终呈报在毛主席案头的报告中,只提了力争在年完成原子弹爆炸,至于年的日期并未提及。
这份报告中,提出的不仅是一些设想,其中还包含了很多在一线调查得出的扎实数据,以及一些真正可以落地实施的具体方案。在研制原子弹时,需要到一种名为“二氧化铀”的重要材料,需求量大概在吨左右,而我们中国当时二氧化铀的年产量是多少呢?仅仅有20吨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不能特事特办的话,仅仅是满足这一样材料的需求,就需要整整16年的时间。
报告中给出的解决建议是,当时的上海和天津工业发展比其他地方要高,这项重任可以由上海和天津来承担,这样既可以得到研制原子弹所需,又能够确保国家内部正常运转。除此之外,其他研制原子弹所需的关键材料,在报告中都有提到,并且都给出了可行性建议。除了解决材料问题之外,在报告中还提出了解决人才紧缺的办法,以及所需经费的详细计算等等。可以说,这份报告的质量非常高,给毛主席提供了一份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但这份报告放到毛主席的案头后,毛主席却迟迟没有拍板执行,这又是为何呢?
原子弹的研发工作,对一个国家的科研力量、军事力量、经济发展等综合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当时的中国处于艰难时期,无论是粮食紧缺,还是生产力落后,都关乎着民生乃至国家未来的命运。研发原子弹这个决定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是一柄双刃剑,研发成功,国际地位提升,可以震慑许多宵小之辈,令他们不敢再继续侵犯中国,从此可以安心发展经济;但如果这项举全国之力来支持的项目研发失败,不仅来自外界的压力更大,经济发展也将遭到沉重的打击。该如何抉择?毛主席在接到报告后也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出决定。
这个艰难的抉择虽然让人觉得为难,但往往是形势比人强,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是否立即进行原子弹研制的难题,必须要尽快给出一个答案。毛主席素来高瞻远瞩,经过缜密的思考后,最终做出了全力研发原子弹的英明决定。
“中央专委”成立后,工作由周恩来主抓,张爱萍曾经参加过前期调查,并且在报告中提出了不少的建议,周恩来自然要将张爱萍列在中央专委的人员名单中,这是周恩来对他的认可。“中央专委”是一个工程指挥部,同时还是一个行政权力机构。中央专委的权力极大,只要是中央专委做出的决定,下发到任何单位,都必须照办。在中央专委的决定中,只会写明什么任务交给什么单位,以及完成任务的期限,接到任务的单位照办即可。
其实,只要仔细想想也就不会觉得奇怪了。造原子弹这件事情,对于当年的美国、苏联这样的强国,都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我国当时的条件要比两国差很多,想要造出原子弹谈何容易?若不是全国上下一心,举全国之力支援原子弹研发,恐怕造成原子弹的机会非常渺茫。中国能造出原子弹?概率太低。这样的想法是当时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看法,也是一个基本事实。但中国人就是这样不服输,全国拧成一条绳,偏偏要做一下美国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
荡气回肠的口号喊出来固然解气,但想真正地做出成绩还是要脚踏实地的干才行。研制原子弹的过程当中,出于保密的原因,许多人都隐姓埋名的在大西北的茫茫戈壁中秘密工作,有时候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之前,原子弹爆炸前的绝大部分准备工作基本都已经就绪,中央专委的工作却一刻也没有放松。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之前,确保原子弹安全的工作成为重中之重,尤其是防止特务对原子弹进行破坏,是当时的安防工作重点。
核试验场区位于大西北的戈壁滩,地理环境极其恶劣,许多要巡查的地方汽车无法行驶。为了确保核试验场区的安全,安排了7名警卫战士在罗布泊负责巡逻工作。茫茫戈壁滩,人迹罕至,7名警卫战士巡查最偏僻的地方只能靠徒步完成巡查工作,里的距离,是他们用双脚丈量出来的距离,其中艰辛程度不言而喻。
有一次,7名警卫战士到楼兰故城去巡逻,返程时在戈壁滩迷失了方向。在城市里迷路可以重新寻找方向,在戈壁滩迷路,代价很可能是付出生命。7人迷路期间,缺粮断水,仅靠随身携带的3支25毫升葡萄糖液艰难地维持着生命。但这些葡萄糖液对于7个人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死神的脚步逐渐向他们接近。为了避免到偏僻地区巡逻的警卫战士迷路,指挥部与他们之间提前有约定,一旦没能按时取得联系或者抵达目标地点,指挥部就会知道他们遇到了危险。当7名警卫战士陷入危险的消息传到指挥部,张爱萍焦急万分,第一时间便乘坐直升飞机亲自飞往楼兰故城寻找他们。
警卫战士被找到后,他们得到了物资的补充,确保了生命安全。张爱萍提出要下去与他们见面,却因为楼兰故城的地形不适合飞机降落而未能达成目的。但张爱萍将军并未因此放弃,他命令飞机返航,又乘坐汽车行驶了几天的时间,再次找到了那7名警卫战士,当面给予了他们工作的肯定。
关于原子弹爆炸试验的安全问题,防止敌人特务破坏是其中之一,还有一个需要防范的问题是,一旦原子弹爆炸成功,在罗布泊爆炸形成的放射性微尘会不会对周边环境及居民的健康造成伤害?放射性微尘的危害有多大,能够影响到多大的范围?这些问题都在周恩来的考虑范围之内。周恩来的态度是,如果不能确保周边百姓的安全,这个原子弹爆炸试验就不能进行。
周恩来一向以人民为重,在原子弹爆炸试验如此重大的项目面前,依然保持着以人民为先。周恩来安排卫生部组成了卫生防护队,专门负责解决放射性微尘造成的安全问题。在周恩来的要求下,卫生防护队的监护工作一直延伸到距离原子弹爆炸试验基地下风公里外。这个距离,基本可以确保万无一失了,但周恩来对安全的要求仍然更上了一个台阶,他希望为生防护队要考虑到周边其他国家居民的安全,确保原子弹爆炸试验同样不会伤害到其他国家的人民。
时间来到年8月底,距离我国的原子弹爆炸试验的时间越来越近,美国对我国核试验的进展情况窥视力度不断加大,间谍卫星、高空侦察机等手段全都用上了,甚至还在我国周边建立了一些监测站,再配合蒋介石集团的一些特务,真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这个时候,我国在罗布泊设有核试验基地对于美国而言其实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他们已经通过卫星侦测到我国的这处核试验基地。美国当时并未采取军事行动,主要是因为他们错误的估计了我国核试验的进度。在他们看来,中国距离原子弹爆炸试验还很遥远,只是处于一个试验的初级阶段,美国人认为我国在当时甚至连核裂变原料都不足,根本不可能成功研制出核武器。
显然,美国当时对于中国研制核武器,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近乎戏谑的态度,他们不认为以中国的国力可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原子弹的研制。正因为如此,中国核武器爆炸试验准备就绪的保密工作就成为重中之重,稍有不慎泄露出去,很可能就会受到美国的精准打击,所有的努力将功亏一篑。
周恩来主抓中央专委的工作,对保密工作最是重视。周恩来在主持中央专委第九次会议时,专门将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强调了一次,不允许任何中央专委成员将任何试验内容透露给任何人。为了让大家认识到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周恩来当众表示,邓颖超同志即便是中央委员,但她与此次试验工作无关,他也不会向她透露任何有关试验的内容。
周恩来此举,一来是告诉众人,只要是与此次试验无关的人,即便是中央委员,也不能透露半点试验内容;二来是以邓颖超举例,表明此次试验内容保密程度极高,哪怕是自己身边最亲密的人,只要与试验工作无关,就不能告知任何信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从“公”、“私”两个角度说明保密工作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周恩来还命人组织了一些暗语,避免在互相之间沟通时导致泄密。年9月23日,周恩来组织的小范围会议时,陈毅因为外交工作而晚去了一会儿,他到会以后,周恩来特意嘱咐陈毅,千万不能在接待外宾的时候走漏了风声,陈毅当即回答道:“我不讲哇。”
周恩来为何要专门嘱咐陈毅不要走漏风声呢?因为陈毅时任外交部部长,经常会与外宾接触,有时候需要解答一些外国记者的问题。外国记者和外宾往往都不是一般人,他们会通过各种手段去套取一些重要信息,稍有不慎,便会引起对方的注意。早在原子弹研究之初,陈毅就曾多次询问刘杰,这原子弹什么时候能响啊?原子弹早点搞出来,我在搞外交的时候腰板也硬啊。可见,陈毅从很早就盼着中国自己研制的原子弹早日爆炸试验成功,这样他就可以在搞外交的时候多一分底气。周恩来之所以劝他不要说出去,就是担心他得知我国原子弹爆炸试验在即,一时兴奋说出去。
其实,周恩来嘱咐陈毅,又何尝不是在嘱咐其他人呢?当时在场的每一个人,为了原子弹爆炸试验都付出了很多,他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这次原子弹爆炸试验能够取得成功,在世界上扬眉吐气。正因为如此,周恩来才更担心他们一时激动犯下大错。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张爱萍却因为在会前安排了外事活动需要临时请假前去参加,周恩来怎么能够不担心呢?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这才出现了周恩来拦住张爱萍要搜衣服口袋的一幕。周恩来对张爱萍将军素来信任,他要求张爱萍搜衣服口袋,主要是防止他在工作时将试验内容放入衣服口袋,不小心带出去被外宾看到只言片语。
张爱萍将军听到周恩来的话以后,立即领会了周恩来的意思,在佩服周恩来对待安全工作严谨周密的同时,将身上所有的衣服口袋全部掏了一遍,这才离会去参加外交活动。在中央专委的全力推动之下,核爆炸试验准备就绪,随时都可以进行核爆炸试验。但到底是立即进行试验,还是另行确定试验时间?这个艰难的决定再一次被摆在毛主席的案头,等待着他的伟大决策。
定一个核爆炸试验的时间有何艰难?这里面其实大有文章。如果立即开始试验,试验成功自然万事大吉,万一试验失败,中国将承受来自美国的巨大压力。而且,这一次失败将暴露我国当时拥有核爆炸试验的能力和原材料,美国将会处处针对中国,甚至可能会对我国在罗布泊的核试验基地进行军事打击。一旦美国对中国制约形成,未来再想进行核爆炸试验将无比艰难。
毛主席自然对核爆炸试验的利弊看得透彻,经过深思熟虑以后,毛主席说了一句话,“原子弹是吓唬人的,不一定真的会用,晚响不如早响。”言外之意,核爆炸试验要尽早开始。
年10月16日,对于中国人而言,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在这一天,随着一声巨响,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出现在罗布泊的上空。张爱萍当时就在试验现场见证了这个历史时刻,在爆炸成功后的第一时间,张爱萍将消息通过电话报告给了周恩来。周恩来得知消息后,反复与张爱萍确认后,向原子弹研制和参加试验的人员表示了祝贺!
蘑菇云升空,新中国在世界上地位也随之提高,中国人在全世界面前挺直了腰板。这激动人心的一刻,背后是无数中国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辛付出。为了新中国崛起而奋斗的先辈,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