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材料

良渚5000多年前的中国城市

发布时间:2024/12/22 14:11:11   
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http://www.zherpaint.com/ylbj/jkwh/m/2160.html
良渚:多年前的中国城市09:32来自大科技杂志社良渚:多年前的中国城市音频:进度条00::31后退15秒倍速快进15秒

  多年前的中国城市

  大约年前,在长江下游的三角洲,坐落着一座繁华的大都市——如今被称为“良渚”。这里有庞大的宫殿建筑群,错综复杂的运河网,巨大的粮仓和精心装饰的各种墓地,还有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由水坝和水库控制的水利系统。

  这里的居民统治了周边的泛滥平原近年,他们的文化向乡村延伸了数百千米。然后在大约年前,这个城市衰落了,其成就尘封于漫长的岁月中,很大程度上被人们所遗忘。直至过去的十年,考古学家们才开始揭示它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性。

  考古学家的发现表明,良渚是东亚最古老的以国家为基础的社会,其基础设施甚至可能超过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他们认为,这里对水资源的管理,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出现得都早——人类历史最重要的篇章之“文明的诞生”可能需要重写。

  该遗址发现于年,只是最初发现的黑陶制品似乎并不引人注目。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遗址内部和周边的一些墓地相继被挖掘出来,才引发了轰动。

  虽然大多数坟墓几乎没有陪葬品,相当简朴。但有些坟墓里却有数百件精美的玉器,包括早期有代表性的琮器和精致的璧碟,而它们上面通常刻有戴着巨大羽毛头饰的人骑着长着獠牙的怪物——这可能描述着某种神话故事;还有各种似乎用来进行某种仪式的斧头、吊坠、牌匾等。在此之前,这类物品的出土时间最早是在约年前(周朝)。但现在,它们被发现在一个多年前的墓地里,这表明,良渚可能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已经有了分工和分层——工人生产昂贵和耗时的工艺品,供社会精英们消费。

  接下来的挖掘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泥土筑成的平台,位于城市的中心,高9米多,占地30万平方米,上面似乎曾经有着由木和竹建成的大型宫殿建筑群——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莫角山”;随后又发现了一些城墙的遗迹,超过20米宽,并且通常伴随着护城河;在城中的一个坑里还发现了1万多千克来自当地粮仓的烧焦大米,从中似乎可以看出当时有着充足的粮食。

  城市的运河

  年12月,一篇爆炸性的论文完整地揭示了该遗址的水利工程。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研人员带领的团队,综合运用卫星摄影、取芯和发掘等手段,发现了一系列建在沼泽地上的低洼堤坝,用以控制冲积平原的洪水;还发现了六个上游的“高坝”,用于在周围群山脚下建造水库。

  这些大坝共同控制了平方千米土地上的水流,能够阻挡近65亿立方米的水。碳年代测定法以及对在堤坝附近发现的玉器的分析表明,其中一些水坝在年前(接近良渚诞生之初)就开始运作了。它们经久耐用,其中的“秋坞”高坝至今仍在使用。

  这些水库除了提供水源来灌溉农田、在暴雨过后控制洪水,它们还为51条运河供水。这些运河由天然河道和人工沟渠建成,总长约30千米。研究人员指出,良渚是一个有陆路也有水路的城市,但城内的交通主要靠船,有点类似中世纪的威尼斯和如今的“江南水乡”。运河通过8个水门进入城内,它们通常被用来运输来自附近山上的建筑材料,筑成城墙的石头似乎就来自北方的山脉。

  最近的考古研究表明,从多年前开始,长江中下游地区(现在的四川省和黄河下游)出现了许多定居点。除了最大的良渚,其他的一些定居点也有着高水平的工艺品,不仅仅有玉器,还有各类陶瓷。研究人员认为,定居点之间似乎有着交流,最大的定居点往往是一个区域的权力中心。例如,良渚的文化影响可以在多千米以外的农村遗址中找到。

  国家的标志

  直到不久前,人们还认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社会——一个拥有正式政治体系和复杂社会组织的社会——是在约年前,随着商朝在中原地区的崛起才出现的。但是在良渚遗址进行了大量研究之后,考古学家认为,比这时间早年,远在中原地区东南部的良渚,已经具有了国家社会的许多特征。

  首先是人口的规模。据估计,良渚人口最多的时候在2.2万到3.4万之间,比中国早期的任一社区都大很多倍。其次是社会的分层,有明确的证据表明良渚存在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比如富人和穷人坟墓之间的巨大差异。此外,良渚有着各类基础设施,如城墙和宫殿建筑群等,以及复杂的水利工程。

  从农业劳作中解放出足够多的人来建造这些不朽的设施,关键是要组织好这些劳工。据估算,单是建造大坝就需要移动约万立方米的泥土,名工人需要8年时间才能完成。因此,没有一定的组织和规划,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换句话说,这项大型工程是在一个有着中央组织的复杂社会里完成的。

  在那个时期的全球范围内,良渚的水利系统也是具有开创性的。不少考古学家认为,即使是美索不达米亚的一些城市(通常被认为最早产生文明的地方),它们的水利工程在规模和复杂性上都比不上良渚,良渚大坝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以如此规模建成的公共工程。

  令考古学家略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有在良渚找到明确的文字——文字被认为是一个完全形成的国家社会的先决条件。不过,他们在陶器和玉器上发现了一些符号,有的符号的形式高度标准化。迄今为止,他们共记录有符号个。许多符号经常出现在某些工艺品的同一地方(如底部)表明,它们有一致的含义,可能暗示了一种新生的书写系统。因此,这些符号可能不仅仅是装饰性的,它们有语言的特征。

  崛起和衰落

  研究人员希望有朝一日能破译良渚的这些符号。无论如何,其文化足以与世界其他非常早期的社会(如乌鲁克、孟斐斯、哈拉帕等有着早期文明的地方)一较长短。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良渚甚至可能揭示人类发展出复杂社会的过程。

  众所周知,当人类的生产方式由狩猎采集转变为农耕,并在田野周围定居下来的时候,早期聚居点就产生了。为了共同累积、利用资源,协作开始产生并随着协作的增加,社区最终得到发展。但是,是什么推动一个社区实现最后的飞跃,成为拥有更高级的技术、建筑和政治的大型城市中心呢?

  研究人员认为,环境的不确定性在良渚的发展中扮演了核心角色。他们将这种不确定性描述为洪涝和干旱对农田造成的威胁。可能正是这种不确定性鼓励了宗教习俗的建立,促使分散的群体聚集在一起举行仪式——该时期工艺品上对可怕怪物的描述暗示着某种共同神话的存在;有组织的宗教活动反过来可能促使他们建立起更严格的社会规范,甚至鼓励那些能够预测或控制天气的人担任领导角色。

  社会等级制度的形成有利于动员大量劳动力参与更实际的公共项目,比如修建大坝。虽然这能够为整个社区带来更大的凝聚力和繁荣,但它也有助于精英阶层权力的巩固,因为精英可以控制哪些人可以使用技术,哪些人可以通过运河进出城市。结果是,一个拥有正式行政管理中心,有足够的财富来创造精美艺术品和建筑的社会由此产生。

  在中东文明的形成中,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发挥了关键作用,而那里的主要威胁是干旱,那里主要是将“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河水改道来适应大规模城市的涌现。但无论在中东还是良渚,控制环境的需要促进了更广泛的合作,也使得权力移入精英手中,催生了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虽然对水资源的管理不是引发社会复杂性的唯一因素,但它肯定是一个主要因素。

  如果说是洪水促成了良渚的发展,那么也可能是它导致了良渚的衰落。通过分析该地区的沉积层,研究人员发现了大约年前海洋反复泛滥的证据——在与良渚文化相关的沉积层的上方有藻类和小型海洋化石。他们认为,洪水造成的破坏和盐度的增加可能使整个地区的水稻种植变得越来越困难,破坏了“良渚社会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社会本身崩溃了,但其居民搬到了中国的其他地区,其影响似乎依然存在。良渚文化的一些元素,例如玉琮的设计,就一直被后来的社会借鉴和采用。而它的水利工程,也永远改变了当地的景观。洪水虽然终结了这座城市的生命,但它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78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