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爆破材料 >> 爆破材料发展 >> 中瑞科技丨3D打印影视万紫千红
3D打印与影视
3Dprinting
作为群众娱乐生活的重要载体,影视(包括动画、电影、电视剧等)近年来发展迅速,市场庞大,但是另一方面,人们对于影视的剧情、角色、效果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五毛特效”、诡异的塑料感造型、服饰妆容道具等的廉价感……经常遭到观众的吐槽。
因此,除却剧情本身的精彩绝伦和演员的演技精湛,服化道(服装、化妆和道具)等的精致、逼真程度近几年越来越受重视,给剧情的视觉加分效果显著,这从观众对《琅琊榜》《延禧攻略》《长安十二时辰》等古装剧中服化道的一致好评可见一斑,服化道等已成为“爆款剧”助推器。
科技的发展为影视服化道提供了新引擎,而3D打印技术能更便捷地制作、还原剧组所需的各类特殊物品。
一
造你所想
3D打印的主要流程分为三步:
一是建模,选择需要制作实物道具的影视素材,根据素材建模,确定渲染效果,设计整体尺寸,结合3D打印工艺,拆分模型,设计拼接结构。
二是数据分析、打印,对拆分好的模型进行工艺选择、细节分析、数据处理、排版打印、后处理等过程。
三是上色涂装、组装结构,上色涂装一般包括喷底漆、喷主色、涂特殊色、勾细节等过程,这些必须在微尘环境中进行,过程较复杂,对技术人员专业要求较高。
来源|网络整理
3D打印应用于影视制作,其优势主要体现在:
首先是实现个性化定制、精细化还原,尽可能针对特定的需求,高精度、逼真还原模型。影视道具一般需求都比较个性化,尤其是科幻、玄幻等影视作品中千奇百怪的造型众多,但往往数量需求并不多,古装作品对于道具还原的逼真度、精细度有要求,如花瓶、玉玺、宝剑、宫灯甚至小型建筑。
而3D打印技术突破传统成型方法,无需先行制作模具和机械加工,缩短产品设计与生产周期,可加速影视制作品的研发过程、提供定制化产品、增加生产灵活性。
其次是针对复杂模型实现结构一体成型,节省时间成本、节约材料成本、解决上色难题。对于几何结构复杂的产品,传统制造工艺需要将模型分解,分别加工再组装。
来源|网络整理
而3D打印结合快速、自动成型硬件系统与CAD软件模型,能制造出各种形状复杂的产品,一体成型,且加工精度取决于打印机所能输出的最小材料颗粒。
相比于传统工艺的“减材制造”,3D打印属于“增材制造”,可实现最小化的材料浪费,且能避免后期由于上色错误造成的前功尽弃,3D打印可预先设计好道具样式和颜色,实现多色打印。
来源|网络整理
比如,角色艺术家GiovanniNakpil使用Oculusmedium的VR雕刻、绘画工具,打造出细节惊人的3D怪物模型,并借助全彩3D打印机打印出来,助力塑造影视作品中的特殊角色。
在影片《00:30凌晨密令》中,对于6万美元一副的夜间视觉护目镜,制片人选择用3D打印手段制作平价替代品,节省道具成本;《流浪地球》也使用3D打印道具节省了不少经费。
二
影视应用
3D打印技术发展前景广阔,在科技类影视中经常直接作为情节被写入剧情。
如年美剧《西部世界》第一季结合了前沿科技AI+3D打印+全息投影等,带给观众无限遐想空间。片头一款仿生机器人正被制造,其中3D打印的人造肌肉,在白色水浆中反复浸泡制成肌肤。
中国大片《十二生肖》也将3D打印技术作为桥段。片中,扮演者成龙戴上带有传感器的手套对兽首进行全方位扫描,收集反射数据后,直接传送到电脑。然后经过3D建模、3D打印,一个完美的复制品就展现在观众眼前。
来源|网络整理
这些剧情充满了科幻成分,就目前而言,3D打印技术还未到如此炉火纯青的地步,但这些是其未来发展可能。现今,影视中3D打印主要应用于:
一是辅助服装、化妆、造型的精益制作。3D打印应用在影视制作中,主要是为了增强视觉效果,一般对接剧组美工设计,尤其是服化道。通过3D扫描、3D建模和3D打印等技术,采集演员相关形体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做各种贴合身体的造型设计和妆容、服饰等制作。
来源|网络整理
在世界范围内,好莱坞的大片视觉效果震撼,将3D打印运用得游刃有余,堪称3D打印影视艺术典范,这一成功得益于3D打印技术的不断成熟和高效运用。
比如,好莱坞大片《复仇者联盟:奥创时代》中反派角色Vision造型独特,其实是通过对扮演者Paul的头部进行3D扫描,然后在计算机里雕刻出其头部装饰,并用树脂材料进行3D打印。最终让这个装饰看起来不像头盔而像一层皮那样紧贴。
来源|网络整理
《雷神3》中死亡女神海拉佩戴的怪异巨型“蜘蛛脚”头饰、《黑豹》中拉玛达的夸张头饰和服装造型都出自3D打印之手。一些创造性的概念原型,尤其是科幻片中新造的生物、武器,从无到有,从概念到现实,通过3D打印实物模型,可以更直观地沟通、修改直至模型达到满意效果。
二是制作特效场面中的道具模型。一些影视作品中的灾难性、打斗性等场面最是夺人眼球,但这种爆炸、地震、火灾等破坏性场景,基本上不太可能去破坏原始道具,即使现在电脑技术非常发达,单纯靠数字特效仍很不容易。
来源|网络整理
这时候3D打印就可以出场制作逼真的破坏性模型。以3D打印出的实物原型或场景模型做基础,能加速数字特效进程,让电影场景更有质感。
比如《大破天幕杀机》里需要将汽车阿斯顿马丁DB5爆破,节目组用18个零件,3D打印了一辆1.6米的阿斯顿马丁模型,以假换真。
来源|网络整理
此外,还有一种微缩仿真模型,其制作需要经得起镜头考验,特写镜头考验细节真实、鸟瞰镜头考验宏观气势,《哆啦A梦:伴我同行》中大雄的房间就是应用3D打印的微缩模型,柜子、椅子等细节提升观影质量。
三是辅助制造定格动画模型。定格动画(Stop-motionAnimation)艺术形式古老,是通过逐帧地拍摄对象(一般都是由黏土偶、木偶或混合材料所做的角色演出)然后使之连续放映的动画形式,像《鬼妈妈》《魔弦传说》《盒子怪》《失常》等均是定格动画的优秀代表作品。
以《鬼妈妈》为例,其中每个主教有多个头,仅女主角就有超过20多万种表情,如果以传统手工制作,费时、费力、费钱,而这对于3D打印来说有天然优势,只需拥有数字3D模型,即可快速、精准复制模型,通过软件精确调整姿态、细微表情等,即可输出流畅动画。
来源|网络整理
四是开发、制作影视衍生品。中国影视衍生品市场相对还处于萌芽状态,反观好莱坞,某些影视衍生品所产生的价值甚至远超票房,从类型来看,衍生品最受欢迎的是带有大IP价值的动漫形象。
比如漫威系列电影、迪士尼系列动画、宫崎骏系列动画等,观众对人偶/手办的收藏需求,以及动漫形象同款服饰、妆容、道具等Cosplay(角色扮演)需求,催生了影视衍生品的巨大市场。3D打印可以助力快速制作衍生品,持续开发影视作品的衍生价值。
三
更上一层
来源:
网络整理
3D打印与影视融合发展由来已久,但是一直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包括技术标准、价格标准、产品质量标准等。同时,3D打印还面临着知识产权和法律上的困境。
只要有模型就能方便、轻易地生产,如何保护知识产权有待强化。另外,一些产品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生产,比如私人3D打印枪支等武器肯定触犯法律,如何界定法律与影视3D打印的边界仍有待明文出台。
年6月,全国首个3D打印影视道具联盟成立,可在行业标准、规范等方面起引领作用,助推3D打印与影视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后续仍需更多组织机构来引导其发展。未来,在解决以上问题的基础上,3D打印才会更加多姿多彩、安全健康地应用于影视制作。
ZRAPID